400-123-4567

江南娱乐 分类
刘江南“回家”这位从玉林走出去的“中国体坛风云人物”希望家乡……江南体育平台 - 官方正版竞彩APP注册即送88元专业足球篮球投注平台发布日期:2025-08-06 浏览次数:

  江南体育,江南体育平台,江南体育app下载,江南体育注册,足球竞彩,篮球竞猜,体育投注平台刘江南,是从玉林市走出去的一位中国体坛风云人物。他是广州市体育局原局长、恒大国际足球学校前校长,还曾任中国足协副主席、中国羽协副主席。年轻时曾是玉林市篮球队主力队员。现在他是教授,博士,博士生导师,集体育管理、体育产业、体育教育、运动训练、体育科学研究于一体的体育专家。

  至今,刘江南还常回玉林,为家乡体育事业的发展鼓与呼。近日,他回家乡到富英中学参观指导,记者走近这位体育大家,听他聊有关体育的一切。

  刘江南今年66岁,走起路来,脚下生风,身着休闲运动装,根本看不出他已年过六旬。

  “这全得益于我热爱运动,是运动使我健康、年轻。”刘江南一说话总爱带上笑容,短短一个多小时交谈,笑声几乎没有断过。

  刘江南一踏进富英中学的校门,首先看到宽敞的运动场,就对陪同的学校校长周长林竖起了大拇指,“重视体育的校长才是好校长”。一句话,就道出了他对家乡学校的期待。他说,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身体健康,习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“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”的教育思想,开齐开足体育课,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,享受乐趣,增强体质,健全人格,锤炼意志,“我希望富英学校在这方面做出示范,带个好头。”

  “我从来没有脱离过校园,我的毕生精力都放在教育上。”刘江南在任广州体育局局长期间,就一直带研究生,是华南师范大学的硕士生导师。2012年,时年56岁的刘江南卸任广州体育局局长,转任恒大国际足校校长。在接受《南方都市报》采访时,他说过这样一句话:“校园是我最好的归宿”。他想利用自己数十年的体育教育、探索、管理的丰富经历与宝贵经验,再为体育事业“做点事情”。

  每次回到家乡,如果时间允许,他都会到学校去走一走,看一看,提一些意见和建议。在富英中学参观的当天,他多次称赞周长林校长对体育运动的重视,“在有限的场地里,尽可能完善了各种体育设施。”不过他还觉得有欠缺,“缺了一个足球场”。他建议学校建一个标准的足球场,说有了足球场,“学校才会更有朝气。”

  刘江南年轻时曾是 玉林市篮球队主力队员。他还清楚地记得,当年在玉林篮球队训练、比赛时快乐激动的场景。后来考上广西师范大学体育系,毕业后到广东工作,直至任广州市委委员、体育局党委书记、局长。在广州亚运会举办时,担任亚运会副秘书长的他就专门邀请家乡友人前往观看亚运会。

  “我1983年离开广西,来到了广州,在这里读研究生、工作。”刘江南说,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,每当有人问他是哪里人,他就像念顺口溜一样回答:“我祖籍陆川,出生在容县,在博白长大,读书在北流,家在玉林”。如今他可以讲玉林话、客家话、地老话等玉林各地的多种方言。

  刘江南一直重视体育人才的培养。他担任恒大足校校长时,面对媒体,他说出了这样一番话:“我想培养体能、技能、智能能够融合在一起的体育人才。”他说,以往的教练员很少去关心孩子们的智能,他认为不是练的时间越长就越好,应该把训练和学习文化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,这才叫成功的体育教育。他很欣赏NBA的明星球员林书豪,他认为这位曾就读于哈佛大学的球员是一个新型的体育人才。

  “很多人认为体育不能出高材生,以为体育运动会影响学习。”刘江南说,这种看法其实是错误的,体育与文化学习是可以相互促进的。他早在博白县读中学时,不但学习成绩好,体育成绩也拔尖。他曾参加过县里举办的游泳、篮球和田径项目等比赛,多次夺冠。在新编的《博白县志》体育篇《竞赛活动》一节所刊载的“新中国成立后各项运动成绩最高纪录(截至1989年底)”上,还记载着刘江南于1971年7月在玉林田径锦标赛上创造的“三项全能”1147分的最高纪录。后来,他先后入选博白县篮球队、玉林地区篮球队。1977年高考,他的高考成绩是广西13000名体育考生的状元。

  在刘江南看来,体育不单单可以增强体质,还可以塑造人格。“如今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每况愈下,我觉得校园应该让体育回归本源,像欧美发达国家一样重视体育,深入研究体育的功能和对生活的影响。”刘江南说。

  现在,刘江南每天都还坚持锻炼。“我每天至少要运动一小时,现在我还能一口气做50个俯卧撑。”他说,是体育让他的生活更精彩,“体育运动就是我生活中最大的享受。”不过,他对体育锻炼有个建议,那就是时间要合适,量度要适当,方法要科学,并要持之以恒。

  刘江南还热心于体育运动的推广。早在2010年,他就将自己30多年来对体育的研究成果以《江南看体育》之名出版,宣传体育理念。2018年,他成立了“刘江南体育工作室”,“我希望借助这个平台,发挥一点余热,与社会各界进行充分的交流,让‘体育’的理念深入人心,让体育成为生活的‘刚需’。”他说,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,从少年儿童到成人教育,他都经历了,希望能够学以致用,“退休后还能够发挥余热。”

  聊到最后,刘江南动情地说:“希望人人都喜欢体育,希望每个人都因为体育而健康,因为体育而快乐。”这,也是刘江南的人生写照。